目前分類:2011.1月例會-長路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三餘..郡庭

一部辭藻華美、文筆精雕刻畫細膩的類美式電影小說,引領讀者進入末世的生活境界;陰霾的天空總夾雜灰色的雪亦或是髒濁的雨,氣候永遠是冰冷刺骨,白天的光短暫如瞬間煙火,大地總是被黑暗夜魅襲擊,眼睛所見之處,盡是殘屋、傾圮的道路,焦黑枯木吊掛髒亂棄物、腐屍、殘破白骨,唯一感覺有生命氣息的,是一對對未來無所知,只能向前行進求以生存的父子。

   一路行來,父親堅毅的性格及靈敏機智,總能在絕望時為他倆覓得生存的物資,雖不免懷疑,那些不知年份的罐頭真的能否食用,以及這些物資總被這男人發現,作者無非是要為這故事鋪陳與傳達他個人信念與對世態的觀感。

   這男人~孩子的父親,是作者內心的投射,他的內心是有信仰的、是善良的,卻也是脆弱的,男人與孩子間的對話彷彿是作者內心的衝突掙扎;路上遇見的小男孩、眼盲老人還有偷推車的落單軍團男子,為了摯愛的孩子能在險惡的環境中繼續得以生存,不免的私心,讓男人與孩子間起了爭執。

    男人生命氣息如同既將燃盡燈蕊,面對茫然不知的未來,堅毅的男人也曾在絕境中,他的信念幾乎被摧毀,幾度欲親手了斷孩子與自己的生命,好結束這嚴酷險惡的生活,然而,面對著男人善良孩子的臉龐,讓男人驚覺自己的信念;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希望此書能喚醒世人的良善面,對大自然存以敬畏與珍惜,並成為神的使者;且相信好人是存在的,或許好人真的不多………….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長路   The Road                       指定分享:李明蘭

作者:戈馬克.麥卡錫 McCarthy, Cormac       譯者:毛雅芬      出版社:麥田出版社

 

議題一:關於死亡

*「如果說要意識到死亡,才能感受活著的美好」,這一條「長路」,讓我們深刻感受到生命雖美好卻也同時可以是殘酷的。

長路是Cormac McCarthy寫給未來的書,希望人們珍惜自然環境與生命中所擁有的。男人帶著孩子往南方海岸走去,男人是孩子的天,孩子是男人生存的力量。

 

 

議題二:關於道德-怎樣定義「好人」與「壞人」

純真的孩子非常執著於男人和自己是不是好人?我們不免疑惑:如果我們為了活命或不被殺,而食人甚至殺人,算不算是壞人?

「楢山節考」中,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他們為了搶奪食物(生存),而不惜偷竊、出賣自己,甚至是販賣女兒以求溫飽的貪婪,有場戲是村民捉到偷或搶人食物者,其罪等同「殺人」,也就是「不給人活路」,因而引起公憤,而被全村集體處決,整個家族被村民滅門活埋,連孕婦也無ㄧ倖免。只為自己活命而不顧他人死活,算不算就是壞人?這樣的道德議題,挑戰著人性的脆弱與光輝。

 

 

議題三:信仰與責任 

在一片灰暗的蠻荒中求生存,如果心中沒有信仰與使命感,軟弱的生命如何儲備繼續向險惡未知舉步邁進的勇氣呢?是怎樣的一份盼望與責任,讓浩劫倖存者得以生活,是為著孩子能平安長大的承諾,才不致輕易放棄和被擊倒。

『I will kill anyone who touches you. Because that's my job.』,這對父子,小男孩受驚嚇的眼神透露出堅定,男人形貌清瘦,走在看不到終點旅程的長路上。在末世,人性與文明如此脆弱,為了生存,人類轉眼成徒具人形的獸類。

這對父子踏上這條末世旅途,這世界只剩僥倖生存的人們茍延殘喘地活著,普世價值皆已崩解,萬物俱寂。

男人老成、憂心,充滿巨大的哀傷,在孩子的面前,他堅強;在孩子睡後,他哭泣。孩子的純真、善良和依靠,是他唯一存活的慰藉和力量。

孩子說「我不懂我們在做什麼?」,面對艱困未知的未來,人們難免要問:「活著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像《出埃及記》的猶太奴隸只為等待救世主而活著。

 

 

議題四:關於勇氣與希望

孩子問:「你做過最勇敢的事是什麼?」,父親說:「今早醒來。」。試著感受一下:如果有朝一日,我們都孤獨走在自己的長路上,拖曳著沉重的腳步,只為自己還活著,只慶幸自己仍有勇氣活著。

災難,最大的折磨和挑戰是對未知的恐懼與驚慌,當不安全機感漫天蓋地壟罩下,食物用罄,弱肉強食,連路的盡頭都不知何處?您是否有過「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處遇和感受

愛讓人脆弱也讓人堅強,書中說:「人都不想出生,但也不想死」,父親因為不願意孩子感受恐懼,所以自己默默的哭泣害怕,父親護衛孩子是天性,孩子依賴父親也是天性。對父子的悲愁在於不知這條漫漫長路,終點何處?是人性的親情至善與愛,讓我們相信只要有勇氣,生命就算崎嶇蜿蜒,也終將有條平坦大道。

當「世界已被神棄於不顧,只剩倖存的人們茍延殘喘的活著。所有價值皆已崩解」,我們的孩子卻要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或死亡,這恐怕才是最讓人害怕的預言吧?

在旅途中,男人為了保命不得不槍殺人;為了不捱餓,盡量不將糧食分給別人,不協助弱小;父親臨終前鼓勵孩子繼續望前走直到沒有勇氣為止。一個還保有天真的善良孩子,突顯一心只求孩子活下來的父親,其內心的煎熬、矛盾與困難。也正因為生命充滿了許多殘酷與死亡,才更突顯出人生在世,親情的羈絆是如此美好、可貴與甜蜜。

閱讀本書,深刻體會到父母親為了孩子所付出的愛、自私和犧牲。因為「愛」,讓遭逢災難的人們仍然願意早上醒來面對困頓世界的勇氣。

兒子說:「我不懂我們在做什麼?」父親無話可答,孩子又說:「故事裡的人都互相幫助,我們根本沒有幫助別人。」,在這滅絕的世界,人面對這麼惡劣的環境,怎麼樣才算是一種愛的表現。當父親即將嚥下最後一口氣,兒子希望父親帶他一起走時,父親說:「我不行,我不能攬你一起死;我以為能做到,但我真的不行。」,因為生命雖然困難,但是只要「活著」就代表了「希望」。

人性原來就充滿著各種樣貌,愛的表達形式也變化萬千,「長路」這本小說,雖然灰暗,但對於人性的刻劃和表達,卻是如此細緻和令人震撼。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感人的理念, 花一點時看看吧, 我們拿什麼留給下一代, 是值得深思的題目

大家回台灣時去買賴桑的咖啡支持他的種樹運動吧 !他的三大政策令人感動..........

He is really something.


想必大家會需要讓心情呼吸一下芬多精
 
賴桑邀請大家一起來做一趟心情sp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jL9LzHuulk
 
感動之餘
 
才會又有能量
 
努力活出真性情!!
 
 
PS:影片中的主人翁:賴倍元先生
是真人版的「種樹的男人」喔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感人的理念, 花一點時看看吧, 我們拿什麼留給下一代, 是值得深思的題目 

《種樹的男人》是一則關於種植希望和幸福的故事,是法國當代文壇作家尚紀沃諾最著名的暢銷小說。在法國的普羅旺斯地區,一個孤獨的牧羊人,將內心深處對家人的思念,轉化成對大自然的關懷與大愛,將餘生投入造林的工作。他以雙手和無比的毅力,每日種下一百粒橡實,持續了三十四年,讓原本乾旱破敗的荒蕪之地,重新散發出健康的光芒,成為可以讓人們安居樂業的園地。然而牧羊人始終保持沉默,不求名利和回報,在事成之後悄然離開人世。牧羊人愛樹、種樹以及奉獻無私的精神,創造了新的生命與生機,更豐腴了人類與大自然互動的生命力。相對於眾生喧譁的現代社會,像牧羊人這樣愛樹、種樹以及無私的奉獻精神,委實是鳳毛麟角,也正因如此,這個故事才能跨越地域和時空,扣動了所有讀者的心弦。

 

PS:影片中的主人翁:賴倍元先生   是真人版的「種樹的男人」喔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