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99.5月-建築家安藤忠雄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出生於日本本州的大阪市(Osaka),有一雙胞胎弟弟。他並未接受過正統的建築教育,於1962~69年在美國、歐洲、非洲旅行考察自學建築學。返國後於1969年自行創辦安藤忠雄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游擊隊的地盤)。曾經在美國的大學作客座教授,也曾擔任多次國際競賽的評審委員。

     1995年,成為普立茲建築獎是自1979年成立以來第十八位榮獲建築界最高榮譽的得獎人,亦是日本建築界第三位得獎者。

     他對建築的獨特見解是從旅行中一點一滴地體驗而來的,在日本各地包括京都、東京、廣島等地,他所接觸到京都廟宇龍安寺的枯山水,體驗到傳統日本建築的空、間、寂的奧義,這種榻榻米模矩化空間,看似簡單又有變化,讓他深受感動;當他旅行至廣島參觀丹下健三於1995年所設計的和平紀念公園時,看到清水混凝土的面材質感,也受到莫名的感動。由於丹下健三的作品風格師承柯比意,他在自學建築期間,買了一整套柯比意的作品全集來臨摹,開始了「向大師學習」建築的過程。
在旅遊西方國家時他也體認了不同於日本的建築精神,他說第一次感覺到建築空間的存在是當他置身在羅馬萬神殿,看到穹頂中央一個直徑9米的洞孔所射進的光線照亮時。在這種條件下的物體和光線,在大自然裡是絕不會感覺到的,這種感覺只有通過建築這個仲介體才能獲得。
 萬神殿的靜態幾何佈局形式和皮拉尼西(Piranesi)充滿活力的垂直發展的空間,與日本建築具有明顯的水平方向性與不規則形,存在著強烈的衝突。經過長時間的思考,他制定了自己的目標,就是要把這兩個對立的空間觀念融合統一起來,使其獨樹一幟。

建築的元素:清水混凝土、水、設計的自然
堅持使用混凝土得原因是要挑戰自身創造力的極限。可以把建築家的想法有如表情般展現於外在、具有多樣性的材料。


旅行的意義:
藉由旅行的沈澱,讓ANDO建築師得到許多成長,於是他開始培養起旅行的習慣,透過旅行的學習,讓自己從頭思考、由心出發,甚至去同一個地方巡禮,讓自己想想:「跟心境比起來,這次又有哪裡不一樣?」
在旅行裡,他生平第一次看到一望無際的水平線、在西伯利亞看見了浩瀚無涯的地平線,都在在讓他深刻體認到--「地球只有一個」的可貴;在前往非洲馬達加斯加的旅行裡,他跟著同房的和尚一起在甲板上打禪,從靜心的學習裡,重新思索對於生命的觀點,雖然後來因為體力不支而倒下,卻成為很重要的自我尋找經驗。
在重複造訪帕德嫩神殿(Parthenon)的歷程裡,他是這麼說的:「第一次去的時候,我實在無法理解帕德嫩神殿這個建築,到底是偉大在哪裡?」此言一出,自又是一陣嘩然,但他接下來說的可就嚴謹了。「在我每5年重新回頭重新學習的旅行歷程當中,我逐漸明白專業者的價值,以及無知的嚴重性。」

  旅行對ANDO所造成的影響,最大的感想莫過於讓他逐漸開始體認到「“學習"這件事真的很重要,一定要成為策動自己不斷的往前的人才行。」
為了追求夢想而經歷的那段渾然忘我的時代,是ANDO建築師自覺最可貴也最珍惜的一段回憶。同樣的,也是如此期勉著年輕一輩必須要鼓勵自己全力以赴,不能受到肯定沒關係......想想,昔日大阪公部門對於ANDO建築師的「以後不准再來了」跟業主說「你得把這棟建築買回去」,其實一次次的打擊也相動提高了承受挫折的壓力閥,更是為他奠下不輕易放棄的「鬥志」之所在。

  ANDY建築師還提到:「人在成功之後,都開始會用各種名牌妝點自己,但是我們的身體卻永遠只會有一個而已。」這話說的很好,一貫的謙卑反省,看似自律甚深,這卻是種表達「價值態度」的明確觀點,更點出了他認為不要拘泥於外物所絆的灑脫態勢。

  達到一定成就之後,ANDO建築師對於自己應該背負的社會責任,也相對開始重視。最近,他正忙於一個學校的綠地規劃、中水使用規劃、電線杆地下化,以及將事業廢棄物用地轉化為公園設計,這些工作大多是必須進行4、5年之久的中長程工作,但卻都是以建構「循環型都市」為上位思考的出發。
雖然這些工作,在其他建築師眼中看來或許是非常枝微末節的基盤工作,但ANDO建築師卻非常熱衷於投入這樣單純卻帶有正當性的工作,透過這些得以「為建構未來的環境而努力」的工作實踐,也為為他的事業版圖找到了更明確的座標。

「與其去追求妝點自我成就的方式,倒還不如全力去實踐自己該完成的。不斷征服自我極限,所散發出的熱情鬥志,才是真正能夠充實自我,並且成為將自己推向頂尖的不二法門。」 

"建築的一半依賴於思維;另一半則源自於存在於精神 ....."
  “沒有對話的建築無法永續.”
  “不管你年紀有多大,只要有夢想,就是青春!”
  “人要有挑戰才會感動不斷”
這是日本當代建築大師 安藤忠雄之名言。

建築的故事必然伴隨著光和影兩種側面。人生亦然,有光明的日子,背後就必然有苦澀的陰天。在安藤先生的人生經歷中沒有卓越的藝術資質,只有與生俱來即使面對嚴酷的現實,也決不放棄、要堅強活下去的韌性。他認為,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並不待在光明之中,從遠處凝望光明,朝它奮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時間裡,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實。安藤先生說:光與影,是我置身建築四十年來從經驗學習到的屬於自己的人生觀。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即將現身安藤忠雄的建案----

(1)   台中霧峰亞洲大學內的藝術館。

(2)   台北三芝龍巖人本的櫻花墓園。

 

清水模混擬土的意義-----

(1)   清水模建築並不代表全是安藤忠雄的作品。

(2)   清水模建築的質量好壞,是代表建案團隊對這建築物堅持的程度。

 

台灣的安藤忠雄學徒---毛森江

(1)   他是台南人, 他台南住宅--”毛鏗是第一座建案。

(2)   作品--台中公益路二段25---八錢鍋物火鍋店。

 

本書帶給的震撼,除了記載安藤忠雄對建築的執著與關懷,書中的照片呈現光影景觀,更讓我領悟章節中所要表達的意涵。

比如:P80, P95, P182, P210, P230, P237, P248, P338

 

讀後心得:

  1. 木工廠的工作體驗----P38,製作東西不僅是需要耐力與毅力,同時也是賦予物體生命的崇高工作。
  2. 旅遊求知----P57,外婆告訴他,錢不是拿來存的,錢是善用在自己身上時才有價值。
  3. 建築的意義-----

(A)   P133,建築必須是那個地點與那個時代的獨立產物,不在規模的大小。

(B)   P211,這個建築為何而建?

  1. 啟思-----

(A)   P213,建築設施真正要面對的問題,是建築設施完成之後的歲月,如何營運與使用?

(B)   P390,一開始盡是一些不如意的事,大多以失敗告終;儘管如此,在陰影中一心前進,抓住一個機會,繼續朝向下一個目標邁進。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