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出席率特別高,尤其多了許多年輕人,想必是會友特地帶著小孩來聽這一門獨立旅行的課,並感受作者現場版的親臨鼓舞。

中國人常說:「父母在,不遠遊!」,這也成了民族性。

難怪歷史上常有金頭髮的人遠渡重洋來敲中國的大門,卻鮮少有中國人去拜訪別人國家的史料。

我特愛自助旅行的旅行方式,自助旅行可以跟當地人有更多面向的接觸,相對可得到較多的「文化衝擊」,而「文化衝擊」正是旅行中最有趣的地方,可當我知道有WOOF這種旅行方式時,我甚感好奇,因為這比較像是用「文化撞擊」的方式在旅行,跟自己不同文化的人「生活」在一起,多麼刺激阿!

兩位作者書羽與荏文,想必是具有獨立人格的特質,加上具有遠見智慧的父母在背後加持,大人跟著小孩一起勇敢冒險,才有這一趟生命經驗。經驗型塑性格,性格造就命運,年紀輕輕的作者已然經踏上不一樣的生命之路。

作者不只改寫自己往後人生的發展,因為這本書的發表,這顆種子也在許多人心裡慢慢冒出嫩芽了。

讀後感---吳秉謙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江健三郎作品《兩百年的孩子》讀書筆記.


 

大江健三郎提到法國的一位哲學家保爾‧瓦勒里所說的一段話

我們最為重要的工作,就是創造未來。我們呼吸、攝取營養和四處活動,也都是為了創造未來而進行的勞動。

雖說我們生活在現在,細究起來,也是生活在融於現在的未來之中。即便是過去,對於生活於現在並正在邁向未來的我們也是有意義的,無論是回憶也好,後悔也罷……。

 

 

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的演講

 

假如那個未來充滿黑暗、恐怖和非人性, 那麼,在那個未來世界裡必須承受最大苦難的,只能是年輕的你們。

因此,你們必須在當下的現在創造出明亮、生動、確實體現出人的尊嚴的未來,而非前面說到的那個充滿黑暗、恐怖和非人性的未來。我憧憬著這一切,確信這個憧憬將得以實現。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出生於日本本州的大阪市(Osaka),有一雙胞胎弟弟。他並未接受過正統的建築教育,於1962~69年在美國、歐洲、非洲旅行考察自學建築學。返國後於1969年自行創辦安藤忠雄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游擊隊的地盤)。曾經在美國的大學作客座教授,也曾擔任多次國際競賽的評審委員。

     1995年,成為普立茲建築獎是自1979年成立以來第十八位榮獲建築界最高榮譽的得獎人,亦是日本建築界第三位得獎者。

     他對建築的獨特見解是從旅行中一點一滴地體驗而來的,在日本各地包括京都、東京、廣島等地,他所接觸到京都廟宇龍安寺的枯山水,體驗到傳統日本建築的空、間、寂的奧義,這種榻榻米模矩化空間,看似簡單又有變化,讓他深受感動;當他旅行至廣島參觀丹下健三於1995年所設計的和平紀念公園時,看到清水混凝土的面材質感,也受到莫名的感動。由於丹下健三的作品風格師承柯比意,他在自學建築期間,買了一整套柯比意的作品全集來臨摹,開始了「向大師學習」建築的過程。
在旅遊西方國家時他也體認了不同於日本的建築精神,他說第一次感覺到建築空間的存在是當他置身在羅馬萬神殿,看到穹頂中央一個直徑9米的洞孔所射進的光線照亮時。在這種條件下的物體和光線,在大自然裡是絕不會感覺到的,這種感覺只有通過建築這個仲介體才能獲得。
 萬神殿的靜態幾何佈局形式和皮拉尼西(Piranesi)充滿活力的垂直發展的空間,與日本建築具有明顯的水平方向性與不規則形,存在著強烈的衝突。經過長時間的思考,他制定了自己的目標,就是要把這兩個對立的空間觀念融合統一起來,使其獨樹一幟。

建築的元素:清水混凝土、水、設計的自然
堅持使用混凝土得原因是要挑戰自身創造力的極限。可以把建築家的想法有如表情般展現於外在、具有多樣性的材料。


旅行的意義:
藉由旅行的沈澱,讓ANDO建築師得到許多成長,於是他開始培養起旅行的習慣,透過旅行的學習,讓自己從頭思考、由心出發,甚至去同一個地方巡禮,讓自己想想:「跟心境比起來,這次又有哪裡不一樣?」
在旅行裡,他生平第一次看到一望無際的水平線、在西伯利亞看見了浩瀚無涯的地平線,都在在讓他深刻體認到--「地球只有一個」的可貴;在前往非洲馬達加斯加的旅行裡,他跟著同房的和尚一起在甲板上打禪,從靜心的學習裡,重新思索對於生命的觀點,雖然後來因為體力不支而倒下,卻成為很重要的自我尋找經驗。
在重複造訪帕德嫩神殿(Parthenon)的歷程裡,他是這麼說的:「第一次去的時候,我實在無法理解帕德嫩神殿這個建築,到底是偉大在哪裡?」此言一出,自又是一陣嘩然,但他接下來說的可就嚴謹了。「在我每5年重新回頭重新學習的旅行歷程當中,我逐漸明白專業者的價值,以及無知的嚴重性。」

  旅行對ANDO所造成的影響,最大的感想莫過於讓他逐漸開始體認到「“學習"這件事真的很重要,一定要成為策動自己不斷的往前的人才行。」
為了追求夢想而經歷的那段渾然忘我的時代,是ANDO建築師自覺最可貴也最珍惜的一段回憶。同樣的,也是如此期勉著年輕一輩必須要鼓勵自己全力以赴,不能受到肯定沒關係......想想,昔日大阪公部門對於ANDO建築師的「以後不准再來了」跟業主說「你得把這棟建築買回去」,其實一次次的打擊也相動提高了承受挫折的壓力閥,更是為他奠下不輕易放棄的「鬥志」之所在。

  ANDY建築師還提到:「人在成功之後,都開始會用各種名牌妝點自己,但是我們的身體卻永遠只會有一個而已。」這話說的很好,一貫的謙卑反省,看似自律甚深,這卻是種表達「價值態度」的明確觀點,更點出了他認為不要拘泥於外物所絆的灑脫態勢。

  達到一定成就之後,ANDO建築師對於自己應該背負的社會責任,也相對開始重視。最近,他正忙於一個學校的綠地規劃、中水使用規劃、電線杆地下化,以及將事業廢棄物用地轉化為公園設計,這些工作大多是必須進行4、5年之久的中長程工作,但卻都是以建構「循環型都市」為上位思考的出發。
雖然這些工作,在其他建築師眼中看來或許是非常枝微末節的基盤工作,但ANDO建築師卻非常熱衷於投入這樣單純卻帶有正當性的工作,透過這些得以「為建構未來的環境而努力」的工作實踐,也為為他的事業版圖找到了更明確的座標。

「與其去追求妝點自我成就的方式,倒還不如全力去實踐自己該完成的。不斷征服自我極限,所散發出的熱情鬥志,才是真正能夠充實自我,並且成為將自己推向頂尖的不二法門。」 

"建築的一半依賴於思維;另一半則源自於存在於精神 ....."
  “沒有對話的建築無法永續.”
  “不管你年紀有多大,只要有夢想,就是青春!”
  “人要有挑戰才會感動不斷”
這是日本當代建築大師 安藤忠雄之名言。

建築的故事必然伴隨著光和影兩種側面。人生亦然,有光明的日子,背後就必然有苦澀的陰天。在安藤先生的人生經歷中沒有卓越的藝術資質,只有與生俱來即使面對嚴酷的現實,也決不放棄、要堅強活下去的韌性。他認為,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並不待在光明之中,從遠處凝望光明,朝它奮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時間裡,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實。安藤先生說:光與影,是我置身建築四十年來從經驗學習到的屬於自己的人生觀。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即將現身安藤忠雄的建案----

(1)   台中霧峰亞洲大學內的藝術館。

(2)   台北三芝龍巖人本的櫻花墓園。

 

清水模混擬土的意義-----

(1)   清水模建築並不代表全是安藤忠雄的作品。

(2)   清水模建築的質量好壞,是代表建案團隊對這建築物堅持的程度。

 

台灣的安藤忠雄學徒---毛森江

(1)   他是台南人, 他台南住宅--”毛鏗是第一座建案。

(2)   作品--台中公益路二段25---八錢鍋物火鍋店。

 

本書帶給的震撼,除了記載安藤忠雄對建築的執著與關懷,書中的照片呈現光影景觀,更讓我領悟章節中所要表達的意涵。

比如:P80, P95, P182, P210, P230, P237, P248, P338

 

讀後心得:

  1. 木工廠的工作體驗----P38,製作東西不僅是需要耐力與毅力,同時也是賦予物體生命的崇高工作。
  2. 旅遊求知----P57,外婆告訴他,錢不是拿來存的,錢是善用在自己身上時才有價值。
  3. 建築的意義-----

(A)   P133,建築必須是那個地點與那個時代的獨立產物,不在規模的大小。

(B)   P211,這個建築為何而建?

  1. 啟思-----

(A)   P213,建築設施真正要面對的問題,是建築設施完成之後的歲月,如何營運與使用?

(B)   P390,一開始盡是一些不如意的事,大多以失敗告終;儘管如此,在陰影中一心前進,抓住一個機會,繼續朝向下一個目標邁進。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目:鄭愁予詩集1
導讀:陳聯華

作者:鄭愁予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音ㄊㄠ )。
河北省寧河縣(今天津市寧河縣)人。
民國二十二年生於山東省濟南市。


「愁予」由來
《楚辭九歌‧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義譯:以巫覡的角度、情人的口吻 說明神靈降臨卻望而不見的悲愁。

辛棄疾〈菩薩蠻〉: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意指恢復宋室大業無法成功,有孤掌難鳴意。


軍人世家
軍人家庭出身,童年時代隨父征戰,抗戰逃難、流浪的經驗,烙印其心靈,作品之中充滿「浪子情懷」。

 他曾說:「我自小便習慣流浪,而且懂得在流浪中尋求生活的樂趣和意義。」特殊的成長背景,使得他詩作中有陽剛的粗獷,也有流浪的瀟灑。
「百年前英雄繫馬的地方/百年前壯士磨劍的地方/這兒我黯然地卸了鞍。」 〈殘堡〉


文學啟蒙
母親:由喜好文學的母親教導古典詩詞,是他最初的文學啟蒙,由此產生對古典詩文的喜愛。
堂兄:開啟他新文學大門的是二堂哥,鄭愁予捧讀二堂哥的手抄本新文學,慢慢地讀出興趣。
老師:另一位新文學的啟蒙人是他初二的國文老師劉棄疾,使鄭愁予領悟文字之下的「意象美」,從此進入新詩世界。


創作歷程
一九四七年,就讀北京崇德中學時,發表生平第一首創作〈礦工〉。
一九五三年,在《野風》雜誌上發表在臺的第一首新詩〈老水手〉,此後受到相當多讀者的歡迎。
一九五五年在臺灣出版第一本詩集《夢土上》,融古典於現代,風靡一時。
一九六八年三十五歲,赴美國愛荷華參加「國際寫作計畫」。
一九七二年,在愛荷華大學獲創作藝術碩士學位,並留校在中文系任教。
一九七三年轉往耶魯大學,在東亞語文學系當高級講師,現任耶魯駐校詩人及資深中文導師。


寫作風格
前期風格
年輕時的詩浪漫感性

詩風婉約,繼承傳統詩詞音韻感。
將古典意象融入現代情境中。
這時期的著作包括:《夢土上》、 《衣缽》、 《窗外的女奴》、 《長歌》、 《鄭愁予詩集》、 《鄭愁予詩選集》。

後期風格
中年後的詩知性內斂

對生命體悟較為深沉,字裡行間隱含禪趣。
較前期少了愁緒滋味與浪子情調。
此時作品有:《燕人行》、《雪的可能》、《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詩集。
其中以《寂寞的人坐著看花  》的整體藝術表現最為成熟,也最受好評。


美麗的詩歌
鄭愁予的詩句深富節奏韻律感,因此容易被譜成歌曲傳唱。如李泰祥譜曲,齊豫演唱的「錯誤」、「情婦」、「雨絲」、「牧羊女」等。
鄭愁予自言:「對寫詩的人來說,若有人將你的詩用音樂詮釋,這是很有趣味的,也是很榮譽的。」
目前為止,有兩張完全以鄭愁予詩作為歌詞出版的專輯,一是李泰祥作曲並演唱的「錯誤」(滾石唱片,一九八七),一是張世儫作曲、陳儷玲演唱的「相思」(滾石唱片,一九九五)。


評論
張默《新詩三百首》的小評:「鄭愁予的筆觸,既有塞北江南的寓意,也有海外異域的采風,更有臺灣鄉土的情懷,而他眷愛的好山好水,一直都悠遊於作者廣大浩瀚的心室,詩人是通過書寫小我之情,捕捉大我之情,而進入無我之情的至高境界。」
楊牧在《鄭愁予傳奇》曾說:「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用良好的中國文字寫作,形象準確,聲籟華美,而且是絕對地現代的。」
蕭蕭於《現代詩學》中指出:「鄭詩最具傳統詩情,而且其詩篇幅袖珍,正是中國詩的本色。」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目:鄭愁予詩集
作者:鄭愁予
指定分享:李明蘭

 


 
一、鄭愁予筆名的出典
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辛棄疾:「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二、詩句賞析
*【P2】雨絲
我們底戀啊,像雨絲,在星斗與星斗間的路上,我們底車輿是無聲的。
 
曾嬉戲於透明的大森林, 曾濯足於無水的小溪,──那是,擠滿著蓮葉燈的河床啊, 是有牽牛和鵲橋的故事遺落在那裡的……

 

 

遺落在那裡的──
我們底戀啊,像雨絲,斜斜地,斜斜地織成淡的記憶。
而是否淡的記憶就永留於星斗之間呢?
如今已是摔碎的珍珠流滿人世了……。          【1950】

  

*【P6】  偈
不再流浪了,我不願做空間的歌者,寧願是時間的石人。
然而,我又是宇宙的遊子,地球你不需留我 。
這土地我一方來,將八方離去 。         1954

 

*【P7】   定
我將使時間在我的生命裏退役 ,對諸神或是對魔鬼我將宣佈和平了。
 
讓眼之劍光徐徐入韜,
對星天,或是對海,對一往的恨事兒,我瞑目 。
宇宙也遺忘我,遺去一切,靜靜地,
我更長於永恆,小於一粒微塵 。

 

*【P8】小城連作 I〈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1954

 

 *【P9】小城連作II 客來小城
三月臨幸這小城,
春的事物堆綴著…….
 
悠悠的流水如帶..
在石橋下打著結子的,而且
牢繫著那舊城樓的倒影的,
三月的綠色如流水……。

客來小城,巷閭寂靜
客來門下,銅環的輕叩如鐘
滿天飄飛的雲絮與一階落花……     1954

 

 


*【P10】夢土上
森林已在我腳下了,我底小屋仍在上頭,
那籬笆已見到,轉彎卻又隱去了。
該有一個人倚門等我,
等我帶來新書,和修理好了的琴,
而我祇帶來一壺酒,
因等我的人早已離去。
 
雲在我底路上,在我底衣上,
我在一個隱隱的思念上,
高處沒有鳥喉,沒有花靨,
我在一片冷冷的夢土上……
森林已在我腳下了,我底小屋仍在上頭
那籬笆已見到,轉彎卻又隱去了。    1954

 

*【p12】鄉音
我凝望流星,想念他乃宇宙的吉普賽,
在一個冰冷的圍場,我們是同槽栓過馬的。
我在溫暖的地球已有了名姓,
而我失去了舊日的旅伴,我很孤獨,
 
我想告訴他,昔日小棧房坑上的銅火盆,
我們併手烤過也對酒歌過的-
它就是地球的太陽,一切的熱源;
而為什麼挨近時冷,遠離時反暖,
我也深深納悶著。             1954

 

 *【P24】牧羊女(邊塞組曲之三)
「那有姑娘不戴花
那有少年不馳馬
姑娘戴花等出嫁
少年馳馬訪親家
哎──
那有花兒不殘凋
那有馬兒不過橋
殘凋的花兒呀隨地葬
過橋的馬兒呀不回頭……」

 

*【P16】賦別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 
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念此際你已回到濱河的家居,
想你在梳理長髮或是整理濕了的外衣,
而我風雨的歸程還正長;
山退得很遠,平蕪拓得更大, 
哎,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
你說,你真傻,多像那放風箏的孩子 
本不該縛它又放它 
風箏去了,留一線斷了的錯誤: 
書太厚了,本不該掀開扉頁的;
沙灘太長,本不該走出足印的;
雲出自岫谷,泉水滴自石隙, 
一切都開始了,而海洋在何處? 
「獨木橋」的初遇已成往事了, 
如今又已是廣闊的草原了, 
我已失去扶持你專寵的權利;
紅與白揉藍與晚天,錯得多美麗, 
而我不錯入金果的園林, 
卻誤入維特的墓地……
   
這次我離開你,便不再想見你了, 
念此際你已靜靜入睡。 
留我們未完的一切,留給這世界, 
這世界,我仍體切的踏著, 
而已是你底夢境了…… 
 

當妳唱起我這支歌的時候
我底心懶了
我底馬累了
那時──
黃昏已重了
酒囊已盡了……。       【1951】

 

*【P28】小河(邊塞組曲之五)
收留過敗陣的將軍底淚的
收留過迷途的商旅底淚的
收留過遠謫的貶官底淚的
收留過脫逃的戍卒底淚的
小河啊,我今來了
而我,無淚地躺在你底身側
沙原的風推不動你
你沈重而酸惻的嘆息
月下,一道鐵色的筋
使心灰的大地更懶了
我自人生來,要走回人生去
你自遙遠來,要走回遙遠去
隨地編理我們拾來的歌兒
我們底歌呀,也遺落在每片土地……1951

 

*【P120】天 窗

每夜,星子們都來我的屋瓦上汲水
我在井底仰臥著,好深的井啊。

自從有了天窗
就像親手揭開覆身的冰雪
──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

星子們都美麗,分佔了循環著的七個夜,
而那南方的藍色的小星呢?
源自春泉的水已在四壁間蕩著
那叮叮有聲的陶瓶還未垂下來。
啊,星子們都美麗
而在夢中也響著的,祇有一個名字
那名字 自在得如流水……    1957

 


*【P89】港夜
遠處的錨響如斷續的鐘聲,
雲朵像小魚浮進那柔動的圓渾……。

小小的波濤帶著成熟的慵懶,
輕貼上船舷,那樣地膩,與軟。

渡口的石階落向幽邃,
這港,靜的像被母親的手撫睡。

燈光在水面拉成金的塔樓。
小舟的影,像鷹一樣,像風一樣穿過…… 。

 

*【p122】情婦
在一青石的小城,住著我的情婦
而我甚麼也不留給她
祗有一畦金線菊,和一個高高的窗口
或許,透一點長空的寂寥進來
或許……而金線菊是善等待的
我想,寂寥與等待,對婦人是好的。
所以,我去,總穿一襲藍衫子
我要她感覺,那是季節,或
侯鳥的來臨
因我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種人      1957

 


*夜市      /侯吉諒
在複製白天的日光燈下
夜夢般昏人影無聲遊移
在人行道上,營養不良的樹旁
恆常燉煮著一鍋便宜的溫飽
如果再叫三兩樣小菜,一杯
滲了路燈般寂寞的小酒
那臉孔總在蒸汽中的老板便是
午夜過後不辭風雨的故人了

 

 

*一棵開花的樹         /席慕蓉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祂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盼望        席慕蓉
其實 我盼望的
也不過就只是那一瞬
我從沒要求過 你給我
你的一生
如果能在開滿了梔子花的山坡上
與你相遇 如果能
深深地愛過一次再別離
那麼 再長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 就只是
回首時
那短短的一瞬
*青春/席慕蓉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

無論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輕的你只如雲影掠過
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淡
逐漸隱沒在日落後的群嵐

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
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為拙劣
含著淚 我一讀再讀
卻不得不承認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生命的邀約   /席慕蓉
其實 也沒有什麼
好擔心的
我答應你 霧散盡之後
我就啟程

穿過種滿了新茶與相思的
山徑之後 我知道
前路將經由芒草萋萋的坡壁
直向頂峰 就像我知道
生命必須由豐盛走向凋零

所以 如果我在這麼多霧的轉角
稍稍遲疑 或者偶爾寫些
有關愛戀的詩句
其實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生命中有些邀約不容忘記
我已經答應了你 只等
只等這霧散盡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持人:林淑如

導讀  :董家安

指定分享:凌健  陳聯華  王素姿        敬邀

時間  201031(星期一)晚上7:009:00

地點   :明道中學明仁樓二樓晦光堂

大地以桃紅柳綠迎接人間三月  

1949 的三月  

許多人無法凝視這樣的美景

十七歲的詩人瘂弦正隨流亡的學生到了柳州

從此,走上人生另一條軌道

另ㄧ個作家  管管呢?席慕蓉呢?白先勇呢?

他們在哪裡?

桃紅柳綠對他們來說

太奢侈!

但在這樣的季節

我們可以靜坐  可以諦聽  他們的故事

是不是一種幸福?

 

三月的三餘很不一樣

我們邀請到前明道大學學務長──董家安教授

以他親身的經歷  見證

這個動盪的大時代

雖然,所有的顛沛流離

最後都會由大江走向大海

但我們的心海

卻會在每一朵掀起的浪花中感歎  沉思

靜待那一晚   你與我們坐在一起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書目:「爸爸,我們去哪裡?」

導讀:李明蘭    主持:姚思宇    指定分享:徐惠珠、劉喜英、吳秉謙 

一、前言

相較於眾多描寫生命傷悲的題材,《爸爸,我們去哪裡?》打破了我們對悲傷的看法。傅尼葉選擇直率地嘲弄自己的遭遇,正如他所說的:「幽默,是對付痛苦最好的武器!」,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不流淚,而是以另一種方式越過生命的傷痛與困境!

尚路易.傅尼葉說:「對我而言,馬修和托馬只是兩個『與眾不同』的孩子,從來都不是殘障或不正常的!儘管他們有著殘缺,卻不停地讓我們看到人性可愛與動人的地方。這本書不只是我送給馬修和托馬的禮物,也是給我自己的一份禮物!」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二、書摘

P.24:人們每次一談起殘障兒,總會一臉嚴肅,彷彿談的是一場災難。而這一次我要帶著笑容向別人說起你們。

多虧有你們,我得到了正常孩童家庭所得不到的好處。我不用為你們的課業和未來的職業選擇而操心,也不用為了該選擇自然組或是社會組而猶疑不定,更不用為了你們將來要做什麼而煩惱。因為我們很快就知道,你們將來什麼都不會做。

P.26~27

我們要開上高速公路。逆向開上去。
我們要去阿拉斯加。我們去摸熊,然後讓熊一口咬死。
我們要去採磨菇。我們去採一種毒磨菇,然後做成一盤好吃的磨菇蛋捲。
我們要去游泳。我們要走上一個很大的跳板,直接從那裡跳進沒有水的泳池裡。
我們要去海邊。我們要去聖米歇爾山。我們要在鬆軟濡濕的沙子上散步。我們會陷進流沙裡,然後一起下地獄。

      托馬堅定地再次問著:「爸爸,我們去哪裡?」或許他就要打破自己的紀錄了。當他這樣問著同樣的問題,問了上百次之後,實在會讓人招架不住。

P29:生一個孩子,就像一場賭注,並不是每一把都能贏,偏偏人們還是繼續賭下去。

     地球每一秒鐘就有一個女人產下嬰孩,愛打趣的人會說:「一定要趕快把那個女人找出來,叫她別生了。」

P.33:要有天使般的耐心才有辦法餵他吃東西,不過他經常會吐在天使身上。

P.35:當我想到是我讓他來到這個世界上,並且過得如此悲慘,我多麼想對他說聲「對不起」。

P.39:他可以在沒有裝設液壓升降台的修車廠裡,專門修車底。

p.42:據說不認為自己會有厄運降臨的人,往往就會遭逢厄運。所以,為了不讓厄運降臨,我們就要想著厄運將會到來、、、

p.63:我看著熟睡中的馬修和托馬。他們夢見了什麼?
他們做的夢和別人一樣嗎?
也許夜晚的時候,他們夢見自己是聰明的孩子。
也許夜晚的時候,他們終於能夠一雪前恥,做天才的夢。
也許夜晚的時候,只要他們想,他們就可以是資優的綜合工科畢業生,或者是研究學者。
也許夜晚的時候,他們發現了法律、法則、公設、定理。
也許夜晚的時候,他們計算著無窮無盡的算式。
也許夜晚的時候,他們講的是希臘文和拉丁文。

但當太陽升起的那一刻,為了不被打擾,也不讓其他人起疑,他們又立刻回復了殘障孩童的模樣;為了能夠獲得平靜,他們假裝自己不會說話。當有人對他們說話,他們就裝不懂,以避免回答。而且,他們不想到學校去,不想寫功課,也不想上課。
要知道他們整晚都是那麼認真嚴肅,確實需要放鬆一下。因此,白天的時候他們就做些傻事。

P.123:但我立刻就知道那不是真的。這實在太讓我感動了,原來托馬不是傻瓜,他那幾乎沒有用的大腦還是有些靈光。他會說謊。

P.133:我的女兒瑪麗曾經告訴班上同學,她有兩個殘障的哥哥。同學不相信她所說的話。她們說她騙人,吹牛!

P.159:現在的他已經越來越封閉在自我的世界裡了。他在想什麼?

三、結語

  *幽默是對付痛苦最好的武器!是嗎?

*我們可以不流淚,以另一種方式越過生命的傷痛與困境!

哪一種方式?

 

延伸閱讀:爸爸沒殺人尚—路易傅尼/著 出版社:天下文化

  • ·                                     《當好人遇上壞事》 哈洛德.庫希納/著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燭光盛宴」自由分享

蔡秀縫99.02.01

    「燭光盛宴」透過故事告訴我們許多男歡女愛的故事。而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是不分時空背景,隨時都在上演的,戰亂時代也好,富豪之家也罷,在對日抗戰、國共戰爭、戰後台灣,一直到目前,三個時空背景,一連串發生的男女愛情故事。依作者後記:燭光盛宴本是三篇中篇,後來把它串成一篇長篇小說,讀者其實可輕易知道是哪三篇中篇。

1.      泊珍的故事:

泊珍:拋夫(王順)、拋家、遺棄父母、子女(櫻、壯)…

追求自己的理想,與龐正結婚。

 龐正:拋家、遺棄父母、子女---瞞著家人、泊珍與泊珍結婚。

   劉德與桂花、劉德與春信、劉德與泊珍的故事。

2.      菊子的故事: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到泊珍家幫傭,菊子與龐正的後代-育生(低能兒)---讀者都知道那是龐正的兒子。

3.      文字書寫者(菊子的姪女)的故事:離婚、與澄風(泊珍之   子)偷情---總讓我聯想吳育昇與孫仲瑜的新聞。

    菊子與春信是早期許多台灣婦女的故事,堅韌、吃苦、勤奮、犧牲自己,成就一家人,,沒有追求夢想的權利,這就是台灣精神,這種精神延續到我這一代,也是我一直在找尋要延續給下一代的東西。泊珍與書寫者有著追求自己的理想的個性,不甘於被週遭安排一切,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女性的命運是掌控在自己手中或命運手中?您覺得呢?

    人們制定法律,違反法律是不對的,而愛情是神聖的,站的角度、立場不同,對他們的行為會有不同的評斷:

「愛他」有錯嗎?「婚外情有錯嗎」?現代的「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的愛情觀浪漫嗎?如果愛情這麼容易發生與轉移,那麼離婚、外遇、婚外情必然超乎我們想像的多很多。

    誠如文中的文字書寫者說她透過文字出賣幻象,她說人們總是對現實不滿,能脫離現實到畫面的夢裡去,現實與虛幻都是人生的內容。我覺得小說如此,真實人生也是如此。

    文中澄風是廣告企劃,他說:他們與廣告主一起詐騙人們的消費幻想,用許多矯飾與美化的畫面去讓人們產生幻覺。我覺得真實的人生也是如此,我們總是受騙於經過矯飾與美化的愛情與幸福,於現實生活中,我們追求經過矯飾與美化的幸福與愛情,例如:購買一顆昂貴的鑽石(鑽石恆久遠,一顆永留傳),購買LV包(購買身分、地位),購買名車,你開了名車,帶了LV包、配戴鑽石,你買到了幸福,買到了愛情嗎?畫面(電影、電視)、文字(報章雜誌)給了我們太多的不真實、不正確的幸福與愛情幻象,就這樣,我們展開了一連串辛苦的人生…追求虛幻的幸福與愛情。我覺得當人們過度追求經過美化的愛情,恐怕更不容易適應現實的生活,更甚者,婚外情如果經過美化與合理化讓大家一味追求書寫者這種浪漫的情愛,我們凡夫俗子如何度過平凡的人生?您覺得呢?

    讀書會的功能在透過書本,對人性的了解,我們開始思考、質疑,不必去說一些別人期待的答案,透過讀書會,能獲得更多元的思考,這是參加讀書會的收穫,也因為這樣,我敢於表達自己的思維。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爸爸我們去哪裡?              
尚路易.傅尼葉

我曾經在烏日國小的愛心班代過課,那兒有智障跟軟骨症的小朋友,老師們辛苦的照顧與不厭其煩的教導生活常規及知識的傳授,有些小朋友雖然學習緩慢,至少還會有反應。

本書作者有兩個重度的智障兒子,聽到孩子只會說一句話,就是『爸爸我們去哪裡』,再重複一百多遍的對話,那種無奈只有默默地承受,看了只有讓人掉下那同情之淚。從117頁~119頁的篇幅,他感到如果孩子跟別人沒什麼不同時,想要給他們好多的關懷與照顧,也比較不害怕未來,但也慶幸自己不必跟別人一樣,操煩孩子的將來,幽默的說出『好險』,讓人發出會心的微笑,做人真為難也很矛盾。願天下知道有這不良基因者,若結婚的話請不要生孩子,免得為自己與社會帶來痛苦與負擔。
我很幸福,有健康的子女,感恩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美滿。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燭光盛宴

作者:蔡素芬

燭光盛宴這本書是描述三個女人一生的故事

第一位:菊子是代表台灣鄉下婦女,為家庭生計到大都市幫傭賺錢養家糊口,勤奮努力博得主人家信任,長期留任,發展出一段故事。

第二位:白泊珍是有主見愛好自由、堅強的婦女,從大陸來到台灣,困難生活中,能自求事業的發展,是在眷村裡能過得較舒適的家庭,這讓我想起我的母親,就是那個年代的人,靠著手織毛衣、菜市場賣菜來增加收入,養著七個孩子,生活真是艱辛,精神上卻很愉快。

第三位:書寫者也是菊子的姪女,現代的女性,唯美的性愛技巧描述,細腻的比喻,中年女子應好好學習享受它,對愛情也要多珍惜,或許是婚外情才能有那麼多樣的變化。
最近看了一本『科學人』雜誌第96期『愛情教學』裡頭敘述男女交往第一件事要專心凝視對方的眼睛,可增加彼此親蜜的感覺。澄風跟書寫者初次見面時就是在凝視中產生愛情。另一個統計,我們常常因為感受到肉體的吸引力,便誤認自己墜入了情網,當激情的迷霧散去,我們才看清另一半的真面目,而這時間通常不到18個月,書寫者在喪禮中看到澄風摟著他太太,心就涼了,決定離開他,這也是理智的抉擇。

                         三餘讀書會 劉喜英 分享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導讀『燭光盛宴』,我花了許多時間去蒐集作者蔡素芬的資料、去了解作者過去的寫作經驗與著作……等等,其實以前在當『明道文藝』主編時,社內曾邀請她來學校對高中生演講,那時便與她有一面之雅,只覺她皮膚白皙、容態優雅具有富貴相,一點都沒有想像中七股鄉「鹽田兒女」的樣子,也許讀者在閱讀某位作者的作品時,太被作者書中營造的情節或流露的情感所牽動,便ㄧ廂情願的以為該書的主角一定是作者本人的寫照。其實,寫作的人可以寫自己,但大多時候他寫的是週遭朋友或耳聞的故事,還有大環境現象,所以蔡素芬寫『鹽田兒女』是她故鄉的故事;寫『燭光盛宴』則是整個大時代特殊歷史氛圍下的故事──當然也有她眷村婆家的影子,至於她是書中的「白泊珍」「菊子」或「書寫者」呢?讀者大可不必費周章去「對號入座」!

     為了導讀『燭光盛宴』,我很快的把書中的內容先迅速地瀏覽過一遍,知道它採取的不是「平鋪直敘」的方式,而是三線的鋪排,有順敘有倒敘,若你不仔細看,可能會有纏繞不清的感覺,因此,我又看了第二次,把人物找出來列個表

    白泊珍─1、王順  2、龐正

         ─壯、櫻─如意、澄明、澄台、澄風

         ─小翠(家鄉婢女)

         ─桂花(好友) ─劉德─春信(幫傭、續絃)

               初梅、曉春、三兒

    菊子(書寫者的大姑、白泊珍之傭)

         ─兒子建雄、女兒玉香、玉娥

         ─智障兒林育生

    書寫者─前夫─澄風(男友)

         女兒安安

 

於是:書中三位女主角像加了顯影劑一樣浮現,這本書就是寫這三個女人的故事──外省老太太(白泊珍)、本省老太太(菊子)、年輕女子(書寫者)

弄清主軸性人物,繞著她們去找故事就簡單多了!

    為了導讀『燭光盛宴』,在書上──我把每一章加上清楚的註解。

雞尾酒、開胃菜、沙拉、湯品、主菜、甜點、飲料、在燭光下──

書寫者澄風(泊珍最小兒子)的性愛篇──從開始到結束。

1、3、5、7、9、11、13、15、17──現在(大都是書寫者以第一人稱「我」在敘述事情)

2、4、6、8、10、12、14、16、18──過去(外省老太太泊珍的故事)

19、20、21、22、23──過去(打破前面單數、雙數交叉的寫法,21章菊子開始出現)

24、26、27、28、29──過去(大多寫台籍女傭菊子的悲劇)

25──現在(從24──29章中唯一插入書寫者的「現在」)

30到35──過去與現在交織在一起(泊珍的80-86;菊子智障兒狀況及菊子80歲過世喪禮、書寫者離開澄風……好像人物同時出現,又合成ㄧ線)

    為了導讀『燭光盛宴』,我去研究為什麼作者捨棄『鹽田兒女』樸實的語言風格,採用許多華麗的修辭,也許如此,她更能描述「盛宴」這書名的意義,不管是人生的盛宴、愛情的盛宴、戰爭的盛宴……唯有以修辭的唯美,才足以形容宴會的華麗,但在「華麗」的對照下,故事的「蒼涼」性就更彰顯了,是否即張愛玲「華麗的蒼涼」呢?

    為了導讀『燭光盛宴』,我歸納出幾個較深沉的言外之意:

   1.本書是由三位女主角構成:外省小姐泊珍、本省女子菊子、以及做為故事敘述者的現代女性「我」,三種身分縮影了1949後台灣60年的歷史。菊子在幫傭的眷村中,遭數名外省軍人輪暴、生下弱智小孩的劇情,似乎隱藏了台灣對悲情命運的控訴。

   2.這是一本以女性為主題的小說,所有男性的角色都不很明顯,但塑造的女主角各有其風格,都很突出。

   3.中文小說,ㄧ向較欠缺唯美的男女情欲性靈之作,在《燭光盛宴》中,蔡素芬為了表現濃烈的愛情,有必要把性與靈的結合,做一些生動的描寫。

   4.女性表面上對婚姻的接受,並不代表她內心真正的感覺幸福,也許這世間沒有所謂「完美的婚姻」「完美感情」這回事,所以儘管自己追求來的如泊珍之於龎正;書寫者之於澄風,也許「得不到的才最美」──泊珍之於劉德。

   5.以三條來說故事,起初似乎沒交集,時空距離很遙遠,但越寫越拉近,最後便出現在同一舞台──菊子喪禮,泊珍託澄風去致祭、書寫者以姪女身分出現……

 

     總之,導讀一本書,除了自己的體悟,還要能指引一條清晰的研讀之線索,讓大家容易進入,至於讀後的感覺,那攸關個人學養、生活經驗和情感觸動的深淺,無所謂好壞,容許每個人見仁見智,但多看了一本書,多開一扇窗,當不成作家,至少是逆溯作家也不錯!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看燭光盛宴之心得

這是一個大時代動盪的故事,原本看最前面雞尾酒與第一章時,看得「霧煞煞」,不知道在寫什麼,直到開會前會,淑如老師把整個故事架構列出來,彷彿打通任督二脈,很順利很快看完此書。

我覺得這本書整個環繞在這句話,第264面到數第5行:「…..,人生有許多陰錯陽差,在我們最無助的時候,無法做最好的選擇,…」就像白泊珍與龐正的婚姻,桂花與白泊珍兩顆關不住的心選擇當戰地護士,菊子與林育德選擇接受白泊珍的安排,甚至是劉德選擇春信續弦,人生就是這樣。
整篇眾多人物中,我覺得菊子是台灣阿信,她到白泊珍家幫忙,一直守本份,原直到發生輪暴那件事。

菊子在被欺負後,原本想一走了之,但是因為自己的孩子,一直忍辱負重直到退休。在得知自己來日不多時,送林育生的照片給白泊珍,這件事代表二個意思,一是提醒白泊珍不要忘了欠林育生一個交待,二是她原本想在退休後能與白泊珍沒有牽連,但是因為林育生,關係還是斷不了,送照片這個事,是很值得玩味的。

我覺得作者在燭光盛宴中的雞尾酒、開胃菜、沙拉篇章,夾雜在這些故事中,有些突兀,會干擾讀者看書,但是如果拿掉這些,這本書就沒有什麼特色,也許這是一種創作作品的手法吧。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大概是習慣看翻譯書了,讀「燭光盛宴」有點閱讀困難。故事本身很吸引我,倒裝與時光穿插的敘事手法也不是問題(電影或小說時常採用這種方式,尤其是回憶和回顧的故事),文字很有畫面與空間感,但我一度覺得作者的詞彙裝飾太過唯美華麗、過於叨叨絮絮的譬喻,造成我在閱讀上的困擾。一度想放棄這本書,直到「開胃菜」才下定決心要把它看完,因為對舊時代發生的故事有興趣,也因為作者埋下的懸疑開始發酵,於是跟著去探究這個A4相本之謎。

大致上這是一篇描寫女人的故事,而三個女主角正是台灣這塊土地上所有女性的縮影,這三個女人個性分明,各為不同的典型,豪氣如父親的泊珍、純樸忠實的菊子、率性自我的書寫者,她們也有各自不同的命運與情愛觀。

有以交易為目的買辦婚姻(泊珍+王順),為維持生活而平淡的眷村家庭(龐正+泊珍),深刻愛戀卻注定不能搬上檯面的婚外情(書寫者+澄風),暴力與可悲的性侵害(不幸的菊子),以及忠實而純樸的寡婦(養育小孩長大為亡夫終身守寡不改嫁的菊子),無論如何女人的命運無不牽繫在另一半身上,而對照書寫者浪漫的婚外情,上個世代的女人面對的生活大多是很無奈的。

幾位指定分享都是眷村家庭長大,因為有著相同的生命經驗,她們的分享眷村的生活記憶,長輩到大陸探親的趣事,有人鼓勵追求刻骨銘心的情愛,也有人質疑劉德與泊珍的曖昧關係,也有人批判現代男女對情感的輕浮與不倫,並歌頌菊子為家庭犧牲奉獻的台灣精神。我聽的津津有味。

屢次被點名要聽聽「年輕人的聲音」,這次探討男女情慾的話題也不例外。我沒有機會成為女人,但我有對女兒的期許。我百分百推崇菊子的阿信精神,正如我們上一代的母親,她們犧牲自己過著沒有樂趣可言的生活來成就我們下一代。反而我很自私且矛盾的,希望自己的女兒是獨立自主的女性,要有自己的事業,切莫為了生活而生活,要追求精彩的人生,包括刻骨銘心的愛情,除非深深愛過一次,否則不要隨便進入婚姻。

經過了這本書之後,我越是覺得發現讀書會有趣的地方是 --- 妳會讀到你原本不感興趣的書,好玩的是妳會聽到各種不同的經驗分享,尤其是自己從沒想過或不同觀念的想法。每個分享都像一扇窗,而我卻從窗外看到異樣的風景,對我來說這是一種滋養。我覺得創意工作者,可嘗試參加讀書會,它確實可以豐富你的創意資料庫。

以上是我簡短的「網路分享」。 --- 吳秉謙 ---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書名:雪中足跡---聖嚴法師自傳

導讀:劉喜英

導讀內容如下:

這本書是由聖嚴法師已出版的三本中文自傳加上與法師的訪談內容編輯而成,本書所呈現的內容為聖嚴法師一生中所經歷的特殊生命行旅,多災多難的貧困童年、年少時因戰亂饑荒而出家,當了十年軍人,三十歲再度出家,山中閉關六年及以小學學歷赴日本留學而取得碩博士學位,乃至日後到美國……這本書的特色,就是從生活面的角度呈現聖嚴法師這一生的生命經歷,以及個人所抱持的人生態度....。

導讀內容如下:

這本書是由聖嚴法師已出版的三本中文自傳加上與法師的訪談內容編輯而成,本書所呈現的內容為聖嚴法師一生中所經歷的特殊生命行旅,多災多難的貧困童年、年少時因戰亂饑荒而出家,當了十年軍人,三十歲再度出家,山中閉關六年及以小學學歷赴日本留學而取得碩博士學位,乃至日後到美國……這本書的特色,就是從生活面的角度呈現聖嚴法師這一生的生命經歷,以及個人所抱持的人生態度。



聖嚴法師出生於1930年,是家中六個孩子中的老么,由於出生時非常瘦小,父母親給他取名為-保康,永保健康。九歲那年開始上學,家中生活貧乏,全家擠在同一個房間,和衣而睡,母親和姐姐們在燈下做針線活及編織;父親和哥哥們負責編織芒草鞋,老么的工作則是撿拾田中動物糞便做成肥料。雖然工作辛苦,但一家人過得很快樂。抗日期間仍能幫助與庇護他人,母親是家中的定心石,她認為天無絕人之路,只要努力去做,用心去找。〈第一章至第二章〉



因家中無法提供完整的教育,前途堪憂,十三歲時鄰居戴先生介紹至狼山廣教寺出家當和尚,接受佛法教義,了解佛法的基本道理及儒學的教養,忠誠與責任感是相容相契。抗日戰爭結束,國共戰爭就開始,迫使大家陷入恐懼而離開廣教寺,輾轉到上海大聖寺,他認為“有佛龕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大聖寺是以超薦經懺來維持生計,因而學會敲打多種法器完成超度的佛事,雖然環境混亂仍然保持虔誠茹素、守持戒律,心裡要的是一個讀書學佛的生活。〈第三章至第五章〉



1947年進入上海靜安寺的佛學院念書,研讀中國佛教的重要著作文獻,都是佛陀的教誨,蘊含著佛法中心思想的典籍,不幸的是戰爭又起,一個年輕的和尚、一個熱切的學生,脫下僧袍換上軍裝,離開了大陸,『我發下一個誓願,我要維護國家與人民的尊嚴,為復興日益衰微的佛教奮戰,我的目的不是要做終生的軍人』,在軍中時,善導寺南亭老人常寫信鼓勵『在這世上誰有自由?把軍中的人當作你的善知識,繼續修行』,這就是為什麼佛陀得到解脫後仍住世教化,是為了幫助眾生,在遇到靈源宏妙老人後出現轉機,很清楚知道人生是什麼,以及要如何去做,他大聲向我吼『放下!』縱然有無數無量的責任在身,但我也不覺得自己被束縛住。〈第六章至第八章〉



服役近九年的軍旅生活,在東初老人協助下,恢復做出家人,那年30歲,在中華佛教文化館拜東初老人為師,繼續修行,接受嚴厲訓練,除去自我中心,不被煩惱困惑。二年後至高雄美濃閉關六年,整理佛教的經論著述,讓一般人容易了解與接受。打坐禪修時,了解到要求別人改變是沒有用的,改變自己才是唯一靠得住的。

〈第九章至第十二章〉



曾自修日文所以能閱讀日文書籍,知道日本仍有好的佛教學術研究。39歲時留學日本,在立正大學讀博士,六年完成博士論文,期間也參與日本許多不同宗派的修行活動,仍選擇禪宗的修行,獲得沈家楨居士護持,邀請至紐約大覺寺教授禪法及擔任半年住持,把中國禪傳至西方。因與東初老人的因緣傳承,回台弘揚佛法,把農禪寺處理上軌道後又去紐約流浪弘法,內心充滿法喜時年已五十,感恩沈家楨居士的護持,在紐約找到禪修地,定期舉行打坐及禪修課程。〈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



為了弘揚佛法培養好的修行人,還是需要有自己的地方,法鼓山成為台灣重要佛教團體,致力於佛教學術研究及教育,注重禪修方法和觀念的宏揚,也做了不少慈善及救災工作,提倡心靈環保與自然環保以及禮儀環保,目前有五千多名的義工及二百多位僧眾,近年來步伐開始慢下來,不再個別指導學生,盡量讓自己接收新的經驗及新的人士,才可以繼續學習與成長,生命是一個又一個的因緣際會,哪裡需要,就往哪裡去。〈第十七章至二十章〉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8年書單為了不失市場潮流,先列七本書,下年度的書目,年中再請大家列書單票選。
日期
書  名/著 者
導 讀
主持人
指定分享
1/5
目送/龍應台                               
凌 健
何秀玲
王品涵
李世玉
陳聯華
2/2
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溫                   
李明蘭
張金鈴
陳清美
徐惠珠
黃雅惠
3/2
陪妳到最後/瑞.科倫                  
姚思宇
呂瑛玲
吳庭毓
陳錫勳
蔡秀縫
4/6
在自己的房間裡旅行/薩米耶.德梅斯特               
陳聯華
黃寶華
張芝嘉
何秀玲
許瑜倩
5/4
我所看見的未來/嚴長壽                  
吳庭毓
楊秀蘭
黃雅惠
李明蘭
姚思宇
6/1
最後的演講/蘭迪.鮑許                  
王素姿
陳錫勳
凌 健
劉喜英
黃寶華
7/6
當修行者遇見大師/麥可.羅區   
李世玉
蔡秀縫
呂瑛玲
張芝嘉
王品涵


年度大事記:(1) 9月,三餘週年慶。(2)10月,法國讀書樂在台灣、台中監獄讀書會。
以上活動的詳細資料另行通知。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回顧走過的生命,您心中有哪些完美時刻?而是否也有些尚待實現的盼望?



追逐日光 三餘讀書會2007年七月例會

主持:劉喜英 導讀:黃雅惠





在人類所知的一切事物當中,

死亡或許是能發生在他們身上最棒的事:

然而他們卻畏懼死亡,

彷彿他們相當清楚死亡為邪惡之最。

但這不是一種可恥而無知的想法嗎?

以為我們知道自己並不知道的事?



-蘇格拉底

作者簡介

尤金.歐凱利(Eugene O’ Kelly)-

• 一九五二年生於紐約皇后區。自小酷愛棒球,曾以當大聯盟投手為志業。畢業於賓州大學、史丹福商研所。一九七八年與柯琳結婚,育有二女。



• 畢業後即進入KPMG(美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台灣的會員所為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二○○二年獲選為美國KMPG的總裁兼執行長。二○○五年受邀至白宮參加布希總統的商業圓桌會議。



• 二○○五年五月二十四日,因右臉頰麻痺到醫院檢查,六月一日醫生宣判為末期腦瘤,僅剩下三到六個月的生命。六月八日辭KPMG總裁兼執行長職務,將剩餘生命積極規劃為「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二○○五年九月十日死於家中,享年五十三歲。



春末的一份禮物 p.20

• 禮物-我很幸運,醫生說我還可以活三個月。

• 兩個要緊問題-

1.生命的盡頭非得是最糟的部分嗎?

2.可不可以把它變成積極、有建設性的經

驗,甚至成為人生最棒的部分?

• 人生最後企劃案-鞭策自己要在最後一百天之內,盡可能做到「有系統的規劃」。



春末的一份禮物 p.25

• 如果不是只剩一百天、從世界的頂端跌落、引以為豪的應變能力-紛亂的思緒

• 真的能夠積極處理死亡嗎?-難以置信的懷疑,如何對抗情緒與對奇蹟的渴望?



• 引人側目的臨終態度、將死亡轉化為靈魂之旅-順利度過否認期

• 「往前移」的智慧-假使如何死亡是我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決定之一,那麼為什麼大多數人卻拋棄了這份責任?而且這麼做還會犧牲掉自己與還活著的人的利益?



從頂端跌落谷底 p.44

• 我是誰?-回顧豐富的生命歷程,更深刻的自我覺察

• 為工作赴湯蹈火 VS.生活失衡的代價-

最高位置並非垂手可得,必須付出相對的努力

• 高爾夫球的救贖-

我喜歡打高爾夫球的最重要原因還有:它讓我有機會和柯琳獨處¡K¡K好似我們不只是在打高爾夫球,也是在追逐日光,想好好把握住剩餘的光陰。



從頂端跌落谷底 p.44

• 右臉頰出現徵兆、柯琳的不祥預感、以為是壓力惹的禍、令人不快的高效率

• 第一次被活逮-柯琳說:「我覺得你最好開始在這方面努力了。事情已經發生在你身上了,你已經沒有一輩子的時間來做準備了。」

• 致命的宣判、停不住的病魔之腳-一週前,我還在過日子,現在我卻在等死。



臨終事真棘手 p.72

• 第一次就得做對-一貫的高效率處事能力?攜手最後一次追逐日光¡K¡K

• 最想做的三件事-把精力與焦點放在學習此時此刻的真正價值

• 即便不捨,也得離職-生命重心瞬間轉移

• 抓住右臉談交接、返老還童學穿衣-一連串的治療過程

• 成為更有包容力的人、學習接受和放手



學習活在當下 p.104

• 希望你過好每一天,不枉此生~強納森• 斯威夫特

• 如何放慢腳步?-這絕對是一項新的體驗

• 最後時日的工作清單-

1. 「解開」人際關係

2.簡化、活在當下

3.創造精采的時刻、「完美的時刻 」

4.規劃喪禮



學習活在當下 p.104

• 敬更美好的死亡-用我所知最棒的方法來做這件事、清楚瞭解進而擁抱死亡

• 平衡工作和個人生活-別一味地想控制時間(因為時間乃身外之物),而是要試著控制精力,這樣就更有機會達成自己的目標。

• 「投入」的真本質-一個人願意投注多少精力以及能夠有多專注

• 最難辦到的事-活在當下

• 經驗本身才重要-只注意自己正在經歷的事情



學習活在當下 p.104

• 意識才是價值觀之王

• 生命中的雪巴人-她堅定不移的信念在我身上灌輸一種勇氣,一種無論我必須前往何處,都會需要的勇氣。

• 在意識之路上匍匐前進-意識就像一塊肌肉,只要鍛鍊就會騙得強健有力。



美好的道別 p.134

• 解開人際關係的理由

• 了結時刻:緬懷他人的好-這麼做能帶給我和我想解開關係的人更多快樂

• 再為朋友做一件特別的事-在這些解開關係的時刻,更常展露的是微笑

• 為了讓自己更專注於生命-我能因專注於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而得到心理慰藉

• 善用自己的福份

→ 透過了結,找到每段人際關係中的平衡



美好的道別 p.144

美好的道別 p.134

• 意外的收穫-在汲汲營營每日生活時,我們可能逐漸淡忘曾有許多人帶給我們雖小卻很美妙的經驗與喜悅

• 創造無數個完美時刻-關鍵在於,必須敞開胸懷接納完美時刻

• 單純,也能成就完美- p.153



「就這樣啦。」我說。

在我們的談話中,沒有絢爛的火花,沒有令人吮指回味的巧克力蛋糕,也沒有俯瞰大峽谷的景致。儘管如此,這感覺就像個完美時刻。

最後道格說了聲「再見」。不是「祝你好運」,不是「要有信心」,沒有客套話,沒有否認,只道聲再見。我喜歡這樣。



美好的道別 p.153

• 一絲不苟的壞處-過去的生活裡,可能不知不覺中被屬於外圈的人事物耗損掉太多精力

• 放手享受眼前一切、體會神奇的一刻

• 「簡單就是好」的商機



轉換心境迎新境 p.162

• 安排後事、期待一切盡善盡美

• 分享活在當下的重要-

創造未來需要努力、需要犧牲。

沒錯,有空時別忘了聞聞花香,這很重要,但也不能每分每秒這這麼做,就是不能。我新的身體狀況讓我瞭解,當事情一件又一件接踵而來時,人的想法可能會變得很狹隘,而且會只顧慮到自己。但我必須承認,我的新狀態也可能讓我出現同樣的傾向。我是透過自己狀態的鏡片在看事情。智慧不見得在每種情況都適用。

我已經無法確定哪部分的我是聰明的我¡K¡K在終點線前全力衝刺的,反而是隨遇而安。



轉換心境迎新境 p.175

• 找回簡單之美-現代人的生活嚴重缺乏簡單這個元素。

• 你的心理支援在哪兒?-擁有堅定的精神寄託 ,或非常穩固的親密關係

• 對女兒的期許-讓女兒在日後追憶父親時,想到的是他的為人處事,而不是只記得他活了多久

• 順其自然即完美、喜獲更多的完美時刻



轉換心境迎新境 p.198

• 黃昏時打高爾夫球感覺比平常更像是一種個人挑戰,彷彿高爾夫球的精髓變得更為濃縮,濃縮到某種超精華的境界:就只有你(或許還有一位同伴)和高爾夫球場,球變得越來越難追蹤,有時會飛到根本不可能找到的地方,有時一半在陽光裡、一半在陰影裡。

當你接著打後九洞的後面幾洞時,你會慢慢地有點興奮、甚至是有點快樂地發現到,球場上只剩下你而已,其他人都離開了。當天已不再是下午,而是黃昏,陪你打球的同伴已經被身旁自己的影子取代了。



心得分享

• 我們之所以害怕死亡的原因-

是出於對生命中所愛的人事物的不捨?

對於死後未知的恐懼?

抑或是因為活得不夠踏實而有所缺憾?

• 如何活在當下?

• 「追逐日光」與我的靈魂-讀完這一本書,是否覺察到自己的精力所專注的課題需要重新調整?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本來一無所有,思考使其得以成真。」~莎士比亞



親愛的朋友:



民國八十七年八月二十二、二十三日,明道中學研發處舉辦了一場『親師讀書會種子營』研習,在第二天的課程中,學員們即以實際行動來展現研習成果,在八月二十三日當天宣示成立『三餘讀書會』。



經過一連串的幹部會議討論,確立了組織架構、職掌、讀書會日期、時間、地點及書單後,一個由老師、家長、校友組成的讀書會,就展開了定期的讀書活動。



本會定名『三餘讀書會』,其典故來自三國時,董遇善用三餘時間讀書,此三餘為:冬者歲之餘也,夜者日之餘也,陰雨者晴之餘也,期望大家效法董遇,善用時間,充實自己。

本會例會時間是在每月第一個星期一的晚上七時至九時,例會地點在明道中學校友會館,目前有會員32名,仍歡迎志同道合喜好讀書的人士加入。

  

二十一世紀將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亟須新觀念、新思維,在人人都需要學習的終身學習時代,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在讀書會裏的討論、交流、對話,聆聽彼此的經驗、看法、想法,透過思維邏輯、閱讀體驗、生活經驗達到互動式的參與。



今日,適逢三餘讀書會成立屆滿六週年,無以為慶,附上讀書會網頁,與您分享這個學習、分享、成長的新園地。

       

三餘讀書會 凌 健 敬 啟



九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國八十七年八月二十二、二十三日,明道中學研發處舉辦了一場『親師讀書會種子營』研習,在第二天的課程中,學員們即以實際行動來展現研習成果,在八月二十三日當天宣示成立『三餘讀書會』。經過一連串的幹部會議討論,確立了組織架構、職掌、讀書會日期、時間、地點及書單後,一個由老師、家長、校友組成的讀書會,並展開定期讀書活動。



本會當初命名為『三餘讀書會』是經幹部會議討論,諮詢指導老師凌健主任的意見後建議將讀書會名稱定名『三餘讀書會』,其典故來自三國時,董過善用三餘時間讀書,此三餘為:冬者歲之餘也,夜者日之餘也,陰雨者晴之餘也,期望大家效法董過,善用時間,充實自己。



本會例會時間是在每月第一個星期一的晚上七時至九時,例會地點在明道中學,目前有會員30名,仍歡迎志同道合喜好讀書的人士加入。



本會由會長召集幹部會議及每月讀書會前會練習,負責營造本會團體精神、領導推動、成長教育、研究發展與規劃,為讀書會培養新生代優秀人才,負責關懷來賓,新會友之訪談、輔導新會友、並協助其融入本會的書香文化。



另設有執行長、文書組、財務組、公關組、行政組,各司其職。



三餘讀書會標準作業流程:

一、會長、執行長邀請次月例會主持人、導讀參加幹部會議。

二、導讀於七至十天前以書面邀約會友(發邀請函),三至五天前以電話邀約會友(電話跟催)。

三、公關於會前三天以電話邀約參加例會,報到聯誼(6:30-7:00),準備餐點

四、財務代購圖書服務

五、例會:主持人輪值主席

主講人魅力演出

會員們熱情參與

會長會務報告

下次導讀書目介紹

六、文書:會前製作海報、會場佈置

會後邀約主講稿、文書處理、建檔上網



二十一世紀將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亟須新觀念、新思維,在人人都需要學習的終身學習時代,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在讀書會裏的討論、交流、對話,聆聽彼此的經驗、看法、想法,透過思維邏輯、閱讀體驗、生活經驗達到互動式的參與,將每個人帶到學習、分享、成長的新境地。



凌 健90.09.18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月22日三餘讀書會十年有成暨會長交接紀實

這天來了很多貴賓,歷任的會長都到場,許久未露面的會友竟然也列席,喔…實在是太感動了!

好快三餘十歲了,感謝籌劃這次活動的凌老師、惠珠、金鈴、淑娟…等會友,大家的用心及細心,讓這次的活動的圓滿成功。

22日前幾天,氣象報告說天氣變冷,心想,完了我的最佳造型不能show,怎麼辦呢?施行B計畫,果然,當天晚上,溫度超低,風超大,下班後,草草收拾,騎著我的小綿羊趕場去!

一到會場,還沒進門就聽到人聲鼎沸,促使我小跑步進門(實在太冷了),哇!這麼多人,大家熱絡地打招呼,讓我忘了戶外的寒冷,就像明蘭老師說的,三餘,有你真好!

---待續---

rea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2 3